房天下 >   资讯中心   > 昆山特价租房 >   正文

手机看新闻

焕发产业活力 昆山小乡村引领大嬗变

昆山特价租房 2018-03-27 09:28:37

白墙黛瓦的小洋房、佳木成荫的绿植、波光粼粼的湖面、笑容满面的村民……这几年,锦溪镇朱浜村的祝甸自然村经历了一场嬗变,原本荒废的明清古砖窑摇身变成了祝甸古窑文化园,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体验农事,感受绿水田园乡村的别样风情。朱浜村党总支书记朱慧告诉记者,在乡村振兴的势头下,祝甸村正厚积发展力量,描绘新农村品质生活蓝图。

乡村复兴再现“诗和远方”

三面环水、景色秀丽,走在祝甸村的乡间道路,无时无刻不感受着细节美。整洁宽阔的水泥路旁,有序摆放着分类垃圾桶,碧波荡漾的河边种植着生机勃勃的绿植。大家纷纷表示:“这些年来,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道路越来越宽阔,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脏乱差的情况少了,大家的文明意识提高了!”

围绕打造江南“金砖水乡”的发展目标,近年来,祝甸村科学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筑、田园景观改造,并沿用传统的“塘浦圩田系统”,弘扬“农田为景观”的理念,恢复水网农田系统,并将于今年年底完成村庄基础设施微更新和周边区域环境生态修复。在农房的翻建更新中,严格按照“原基址、原高度、小庭院、白粉墙、青砖瓦、坡屋顶”六项元素执行,传承美丽乡村聚落。

“打造特色田园乡村,目的是留住乡村的‘魂’。而保护村庄传统肌理和格局,注重有机更新、渐进改造,才能守得住‘魂’。”朱慧说。

旧物新用焕发产业活力

乡村发展要立足本地资源,彰显个性特色。在祝甸村,厚重的砖窑文化与轻灵的水乡特色相映成趣。殊不知,先前一度兴盛的砖瓦烧制产业曾给祝甸村带来圩田地貌破碎、生态肌理受损、田园风光面临困境等问题。

在2015年,锦溪镇组建专家团队,对传统特色文化进行梳理、保护和开发,通过“微整形”将祝甸村废弃的古砖窑改建成祝甸砖窑文化馆,并逐步打造以砖窑文化为创意产业特色,以有机农业为主导,以乡村旅游产业、体育休闲产业为辅助的产业体系。

如今,祝甸村发展得越来越好,原来到城里安家落户的年轻人正在逐渐返村。全村居民120多户,其中40户已翻建完毕,60户正在翻建。在吸引外来资本进村投资、改造的同时,村内还积极探索 “企业+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开发模式,开设民宿培训班,组织有需要的村民参与,引导村民向民宿、农家乐等方面规范性经营发展。

村民杨锦平前年翻建了自家老房,如今正在装修。“在村干部指导下,我把老房子重新利用起来,除1间自己住外,其他12间用作民宿经营,不仅可以服务外来游客,还可以增加收入。”杨锦平告诉记者。

乡贤力量谱写和谐赞歌

在推动乡村善治的进程中,如何让组织的领导力量更好发挥?朱慧的回答是,既要抓住健全乡村组织体系这个关键,也要选好配强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这个“领头羊”。

围绕党建,今年2月份,朱浜村成立了乡贤理事会,选出村内退休干部代表、企业代表、有声望的长辈共9名,一同收集村内社情民意、参与重大事务决策,让百姓事百姓议,充分发挥基层民主。

作为朱浜村乡贤理事会的一员,祝甸村村民、62岁的陈金月颇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乡贤的角色主要是上传下达,调解宅基地、邻里之间矛盾,帮助百姓解决疑难杂症,当好村里的“啄木鸟”、邻里“老娘舅”、身边“活雷锋”。“我们经常会在村里兜兜转转,调解一些邻里矛盾等,将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在基层。”陈金月说。

虽然理事会成立时间不长,但已经充分得到村民的认可。他们一致认为,乡贤在协调村民纠纷、处理邻里关系、引领乡风建设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不仅为村委会减轻压力,还为基层治理带来了活力。除此之外,祝甸村还设置土地巡查员、农房翻建调解委员会等,通过多手段村民自治实现村落和谐发展。

“接下来,祝甸村在努力保存好乡村文化记忆,探索乡村振兴文化要素和发展路径的同时,还将继续深化文化惠民服务群众意识,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朱慧表示,未来的祝甸村将天更蓝、水更绿、景更美,而特色的乡村生活将吸引源源不断的人前来旅游、创业。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 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 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318041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