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楼市快讯 > 正文

清代文保大宅亟需修缮 男子百万修缮费换30年使用权

钱江晚报  作者:陆肖肖  2015-03-12 10:32

[摘要] 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澧浦村有一栋清代的民居,叫植槐堂。据说是清朝中期建造的,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它也是金东区的文保点。

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澧浦村有一栋清代的民居,叫植槐堂。据说是清朝中期建造的,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它也是金东区的文保点。

但因为年久失修,曾经精美大气的植槐堂如今破败不堪。共同拥有这栋房子产权的7户人家,都想好好保留祖宗留下来的遗产。可一估算,维修需要近百万元。找文物部门,回复说“谁使用,谁维修”。

出不起钱,几家人想了个办法,发出“英雄榜”:谁帮我们修好房子,给他30年使用权。但是,根据文保部门的要求,房子修好后,不能用于经营。

没想到,近日,还真有人找上门来,称愿意出钱帮忙维修古宅。

清代豪宅规模宏大

木雕精美、气派

植槐堂位于澧浦村村中间,面积有356.7平方米。房子坐南朝北,前后三进三开间天井,左右厢房各十间,正厅与厢房用走廊隔开。

昨天下午,钱江晚报记者来到这里。整座房子气势恢弘,结构保存完整。大厅内的砖雕门面有2层楼高,厅中间立着8根又粗又高的木,屋檐下的牛腿和冬瓜梁雕刻精美。连天井两侧,都装着石雕的隔窗,很是气派。可以想象当年这座房子,是怎样的富丽堂皇。

64岁的王志启,是7位户主之一。王志启说,他的祖上当过大官,于是有了这栋房子。“我十几岁的时候就住在里面了,三四个小孩经常绕着正厅的大子玩游戏。那时候,柱子很光亮,手掌一擦,还会有响声。”

87岁的胡小芝现在还住在里面。胡奶奶说,当年植槐堂曾辉煌一时,“很有钱,雇了很多佣人,还有管账房的。”

浙师大人文学院中国史硕士生导师龚剑锋说,金华的王氏大多是北宋初年王槐的后裔,他是从义乌凤林迁过来的。王氏祖上有个叫王佑的,是北宋丞相王旦之父,为勉励子孙立志求进,以槐树象征渊博的学问和崇高的地位,便在庭院中手植三株槐树。这也许就是澧浦植槐堂名字的由来。

如今房子破败不堪

100多万元维修费却没着落

再好的房子也是需要保养的。因为年久失修,植槐堂的走廊上随处散落着一些旧石板和石墩,屋檐已经破旧不堪,很多位置都有了缺口。一些精致的牛腿也因为年代久远,自动脱落了。

屋内到处堆放着建筑垃圾。“都是屋顶和房梁上掉下来的”,胡奶奶指着自己的头顶说。

很长一段时间,只要碰上下雨天,胡奶奶的心就打颤。“嘣嘣嘣,也不知道什么东西从屋顶掉下来。怪吓人的。”胡奶奶说,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满地的碎瓦和旧木。

包括胡奶奶在内,现在植槐堂还住着三位老人。“再不修,恐怕熬不过去了。”王志启担心,万一房子哪天倒了,后果不堪设想。

就这样,王志启担起了牵头的担子,召集7房堂兄弟,修缮祖屋。可请人大致一估算,完全修好要花费要近百万元。

“一听费用,大家都吓傻了。”后来,王志启又找到文物部门,却得到了“谁使用,谁维修”的答复。

“我们修祖屋,也不图什么,就是想保护文物,让子孙后辈们以后能看看,不想让老祖宗的遗产毁在我们这一辈手里。”王志启说。

几经商量,几家人决定另辟蹊径,贴公告,吸收民间资金,邀请热心人士出资修房子。作为回报,房子修复后,给投资者占有、使用30年。

“再怎么说,也比房子倒掉好。”王启志的堂弟王建忠说。

文保部门称这种做法可行

但明确房子不能用于经营

那么,作为文保点,王志启他们的这种做法可行么?

澧浦镇澧浦办事处主任陈兴福介绍说,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底,王志启就找到他,想把植槐堂的所有权转给澧浦村村集体,让村集体来修缮。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都没有落实。

“村集体资金和私人资金有困难,他们想出这个办法,是可行的。”陈兴福说,他建议王志启他们再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修缮要多少钱,投资者能从中获益多少,简单估算之后,再确定给出多少年的使用权。”

陈兴福也表示,有使用权,但并不代表能随意使用。修缮好之后,7户户主要向使用者开出一定的条件。“老房子的安全方面,尤其是消防安全一定要做好;毕竟房子在村中间,不能产生太大的噪音;周边的环境卫生也要有所保障。”

另外,记者从金东区文化与文物监察大队大队长黄亮那了解到,文物保护局有明文规定,“谁使用,谁维修”,但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也会有一部分补助资金,不过一年总共只有20万元,而金东区文保点却有161个。黄亮也赞同村民的这一做法,但同时他也提醒,使用权可以给,但文保点是不能用来经营的。

金华民间古建筑爱好者揭榜

为了那份将要消失的乡愁

没想到,植槐堂几户产权人联合发出的、被媒体称为“招赘令”的公告,还真招来了有心人。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房子的修缮工程已经动工了。

在植槐堂正门口,贴着一张横幅,上面写着:文化遗产不可再生,抢救保护刻不容缓。走进正门,几块警示牌非常显眼:施工现场,严禁入内。

大厅内堆满了从屋顶取下来的废旧瓦片,屋顶用篷布盖着挡雨,也避免雨水侵蚀椽木。大堂四周布满了脚手架和竹梯,趁天晴,现场有师傅还在赶着抢修。

王志启作为七户房主之一,也在修缮的队伍当中。

“植槐堂确实已经开始修了。”王志启笑着对记者说,揭榜的是一位金华民间古建筑爱好者,他不愿意透露自己过多的个人信息,只知道姓陈,也是澧浦镇人。

随后,记者找到了陈先生。因为平时对金华古建筑的关注,再加上是自己的老家,对植槐堂的现状陈先生早有耳闻。

“植槐堂在婺派建筑里非常具有代表性,周边像这样的古房很少了。”谈起揭榜修缮植槐堂的初衷,陈先生用了“乡愁”两个字。

“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古村落,老房子一间间倒了,还到哪里去找乡愁?”陈先生说。

看到房子的主人贴出英雄榜,陈先生找上门,提出凭一己之力,修缮植槐堂,两方不谋而合。

“倒不是看中这30年的使用权,倒掉了实在是可惜。”如果能修好,陈先生的打算是,在这里开一个文化展览馆或者老年活动室。

修复的困难程度远超想象

出资人希望有更多人加入

不过,现在比较麻烦的是,植槐堂腐烂的程度,超守当初的估计。

“梁、檩条,很多都已经腐烂掉了,几根支撑也斜了。”王志启指着房梁感叹,破损太严重,修起来是一个大工程。经过再次估算,将这栋房子修复如初,费用会远超当初设想的100万元。

前期修缮的人工费一直由陈先生在出,但他与7户主人还未签订正式的合同。这个新的变化,让陈先生有些犯难。

“资金压力确实有点大,虽然之前也有考虑,但真做起来好像有点力不从心。修缮的时间也可能会延长。”陈先生说。现在担心的,除了资金,就是植槐堂能否经得住这么长时间的修缮时间。如果修到半途,房子塌了,怎么办?

陈先生希望,这件事能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关注,大家一起努力,做好对这处古宅的抢救性修缮工作。

“如果有其他民间资金愿意加入,那就好了。”陈先生说。

相关报道

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在今年两会上说

建议设立世界古村落保护大会

落户金华

古村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地方特色,是历史留下来的宝贵的财富,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的遗产。在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就提出设立“世界古村落保护大会”并落户金华。

在古村落保护上,金华一直做得比较好,甚至首创了历史建筑的认养保护模式。

据悉,金华现有古村落104个,其中历史文化村落有7个,占到全省25%;中国传统文化村落24个,占全省14%。著名的,包括由朱元璋题字的浦江江南家、有民间故宫之称的东阳卢宅、江南孔子后裔聚居地的磐安榉溪,以及诸葛亮后人居住的兰溪诸葛八卦村。

徐加爱说,在古村落保护的实际操作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修缮经费,不是普通居住者出得起的。“这需要进行统一规划,相关部门在做预算时,可以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申请一定的经费用于古村落保护。”徐加爱建议。 本报通讯员 葛逸云 本报记者 张姮

本报特约记者 何贤君 本报记者 杜羽丰/文 本报记者 俞跃/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昆山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